随州交通事故赔偿律师

法律服务热线

13339891778
您的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交通事故赔偿

轮胎爆炸炸死补胎人 保险公司赔偿11万 交通事故案件丧葬费赔偿金额的计算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6日 来源:随州交通事故赔偿律师
[导读]:  严雪松律师,随州交通事故赔偿律师,现执业于湖北君随律师事务所,法律功底扎实,执业经验丰富,秉承着“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所办理的案件胜诉高,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

 严雪松律师随州交通事故赔偿律师,现执业于湖北君随律师事务所,法律功底扎实,执业经验丰富,秉承着“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所办理的案件胜诉高,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轮胎爆炸炸死补胎人 保险公司赔偿11万

   轮胎爆炸炸死补胎人 保险公司赔偿11万   流动补胎者赵某在补胎过程中遭遇轮胎爆炸,当场死亡。赵某家人赵华等6人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赔偿死亡赔偿金11万元。日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保险公司赔偿原告赵华等6人死亡赔偿金11万元。

    王某为苏CZ2111货车车主,李某是王某雇佣的司机。2008年10月3日下午3时许,李某驾驶苏CZ2111货车拉水泥熟料到某港口卸载后,因发现右后轮内侧轮胎出现故障,即联系到了流动补胎人赵某,双方协商好更换备胎的价格后,赵某即开始更换备胎。当卸到后轮第七颗螺丝时,内侧轮胎爆炸,将外轮向外推开,将赵某崩飞摔地死亡。王某为苏CZ2111货车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赵某家人起诉该保险公司要求该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金限额内承担赔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项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第项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本案事故发生的时间是在车辆行驶至目的地的过程中,应视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本案事故的地点是机动车和行人可以自由通行的码头,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的范围;本案事实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更换备用轮胎而造成的第三人的伤亡;本案事故的发生主要因肇事车辆车主王某疏于对车辆的维修保养及赵某疏忽大意未及时对被更换轮胎排空气体造成,既有当事人的过错因素,亦有一定的意外因素,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事故”的定义范围。保险公司辩称本案非道路交通事故的主张不能成立,法院不予采信。

    另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条例》第一条及第六条的规定,交强险旨在确保第三人即受害人因意外事故受到损害时能够从保险人处获得救济,是为不特定的第三人利益而设立的保障性保险。赵某在为被保险车辆更换备用轮胎的过程中因轮胎爆炸意外致死,属于交强险规定的第三人的范围,保险公司应当在死亡伤残赔偿金11万元的保险限额内承担。保险公司辩称“交强险合同明确约定,车辆在维修期间出现的事故,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主张无事实依据,亦不符合交强险的设立宗旨,法院不予采信。

交通事故案件丧葬费赔偿金额的计算

   丧葬费,是指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受害人家属为处理死者的丧葬等后事而需支付一定的费用,有相关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该项费用进行的赔偿。

    丧葬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为:

    丧葬费赔偿额 = 事故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6 个月

    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丧葬费的规定

     1. 《工伤保险条例》

    第 37 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为 6 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项、第项规定的待遇。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 50 条第 7 项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 27 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 4 条第 8 项丧葬费:国家或者地方有关机关有规定的,依该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办理丧葬实际支出的合理费用计算。

Copyright © 2008-2020

随州交通事故赔偿律师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闽ICP备08005907号 网站支持:中国大律师网